跳至主要内容
我把生活卖给了金钱。

时隔好长段时间,再次回到这里。在这“好长”段时间里—我毕业了,换了一份工作,在工作,工作,工作,还是工作。没错,我把时间卖给了金钱。在大学期间,为了弥补点生活费用和买材料的钱,白天上学晚上做着兼职。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,我放弃了在cafe里的兼职,转战到帮人画图的(兼职),没错最后一个学期了老子还在继续做兼职收图。当时需要赶功课以及兼职的图,基本上都是做到夜深人静,高峰时期能够睡个半小时后再去学校。当时学校老师看我精神严重不佳,一直叮咛我放弃兼职好好专注在学业上,因为已经是最后一个学期。叛逆的我,怎么可能把老师的话听在眼里?所以我向我老师证明了我能够兼顾,完成了兼职的工作,我还顺便拿了学校颁给我的“最佳作品”的奖项。(哼哼)

就因为这样,我开始相信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够被“逼”出来,所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当然还有继续做着兼职的工作,早上上班,夜晚继续坐在电脑面前工作画图。接近新年的前两个月,公司的工作已经是忙不过来,兼职那一面的情况也是一样。但我也熬过来了,这段期间我骄傲的认同自己,佩服自己,为自己赚了不少私房钱。

在自我陶醉的当儿,生活离我越来越远。

每晚下班回家,吃了晚餐后其余的时间都在电脑前度过,这样的日子持续的好段时间。某天下班回家,当天难得没图画,但我还是习惯性的坐在电脑前。
坐在电脑前发呆,心里想着“我要做什么"?似乎迷失了方向,没了工作,我要做什么?

Metallica-nothing else matters这首歌不断在我身边响起,我才发现问题在哪里。身体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忽然没工作做,反而让它觉得不习惯。开始回想这段时间里我做了什么,心酸的是什么都没做,只在没日没夜的工作。

这夜后,我果断放弃接下来兼职的工作,寻找生活。

记得在大学生涯中,每当我没了灵感,我都会一人乘搭着火车到处寻找灵感。可能你会说,现在科技发达,上网google一下就有很多“灵感”了。确实,但网上的“灵感”全都来自于生活。我一向来都相信这-设计,它是生活。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与设计有关,你会觉得这样东西非常好,设计得非常好用,全都是因为在“设计某件物品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”的基础下而生的。只有真正去感受与接触生活,你才能发现从中所缺乏的东西与好坏,从而做出更好的作品。大学期间,我开始摄影,画画,写作,看书,只因为生活让我有了许多灵感。

兼职确实能够让我得到不错的额外收入,但越做越盲目进而有了冷感的感觉。室内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,唯有不断的发觉生活上的点滴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。所以我果断了放弃兼职的工作,下班后的时间开始享受我的兴趣。

我把生活卖给了金钱,现在是时候把它赎回来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起跑,离开,继续。 18岁毕业后,打算找份室内设计的工作。懵懵懂懂,没跌跌撞撞,机缘巧合吧,一个理发师介绍了我这份工作。他看我非常感兴趣,给了我他的朋友号码。 给了我号码,我还记得我拿着这个号码,在宿舍从客厅走到厨房,从厨房走到房间,最后再回到原点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应征工作,脑袋里完全不知该问什么,最后只好他么的打就打怕谁呢打了这个号码。电话响了好久,都没人接,最后就挂了电话。(心想这个人可能在忙吧,认识他之后才了解为什么他都不接电话)。可能注定是要遇到这些人,没半小时接到他的电话,预定了时间准备去面试。 面试当天,我穿着全身黑色,拿着黑色的公事包(其实是装电脑的),里面装的全是考试文凭和各式各样的活动文凭,一眼看非常专业,但什么却没准备。一位高大,样子非常严肃的人向我走过,就是他!恩,果然,我和他就这样进去office了。我们坐着,我把公事包放在一旁,他开始问了我问题,什么问题我忘了。我当时什么都不会,他只说一句,只要你肯学,负责人,就足够了。“几时能上班?”就这样我被录取了,我的第一份工作,说不出的喜悦!我把原封不动的公事包拿起,离开公司。离开公司前,抬头看了看公司的招牌,心里默念着公司的名字。 公司也提供了宿舍给我,没收费,也是因为这样我省下了许多车马费。和我同宿舍的是一位30岁的中年人事,但不得不说看不出他的年龄。开始对他印象不是很好,我搬来宿舍的第一天,他蹲在公司门口抽烟,衣衫不整,留着长发。但谁能想到最后和这位年龄相差10岁的中年人士成了好朋友。 渐渐的,和公司的人打成一片,一个人数不多,但却充满人情味的公司。 压力,也逐渐变大,老板开始给我工作,越给越多,越难,挑战越高。同时需要面对老板,工人,顾客,有人问我你有奔溃过,哭过吗?奔溃?那是当然会有的,可以说那是精神上的折磨,但我只能把车停在路旁,安静的坐在车上吃着麦当劳,填饱肚子后继续工作,因为曾经有人和我说过这份工需要的是责任感,事情放在哪里永远都无法解决, 能解决的问题永远不是问题。 有哭过吗?曾一度差点在老板面前流眼泪,但我收起来,因为那是委屈的眼泪。自己做错了,被骂是当然的,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。吃了午餐后继续工作,因为有人告诉我, 只有尽力做好,没有尽量做好。 同事总是在我跌倒后拉我一把,老板总是在我犯错后教我解决问题。跟着老板跑上跑下,吃的子弹也多,埋怨肯定会...
感觉 今天约了一位老朋友一同出门走走买买东西,发现他好似好几天没睡觉一样,看起来好累。开了他玩笑说昨晚飞机打太多了吧,看起来肾虚。他也笑笑的无奈的回答我说“是啊,打了好几发,累坏了”。 逛了好几小时,发现他今天好慌神,魂不守舍地,心里觉得他有心事,叫着他说:我走累了,我们去喝喝咖啡”。 我们俩有着同个爱好,就喜欢喝咖啡,只喝Hot Latte。 而且,我们俩都找到了哪间cafe的咖啡最适合自己的胃口。 我们各点了Hot Latte找到位子坐下,我马上开口说:在哪认识的?他听到后大笑,说我真了解他。 我拿起纸和笔,边画画,边聆听。 “该从那里开始说起呢?”他说到。 “从第一眼见到她时开始说起吧。”我说到。 过程中,我边画,边听他说,过程中我没说一句话,就只是安静的聆听。 “前两个月找到了一间合我胃口的cafe,那里的Hot Latte非常好喝,店面不算大。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咖啡才算是好,但我知道什么样的咖啡适合我。开始并没注意到这女孩,因为早上时间这间cafe特别多人排队买咖啡,我也是冲冲买了一杯就赶去学校了。不知光顾了几个礼拜吧,一天接近中午时间忽然想喝咖啡,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这间cafe。中午时间没什么人, 店里就只有她一人,我看着她说:"One Hot Latte."她微笑的回答我:"No sugar right?"看着她用熟练的手法冲咖啡和拉花,好美好美。那夜,一关上眼睛,全都她的画面。 以前都没注意到她,也许每一次都太多人了吧,买完就走。她好美,每一个动作都让我着迷。 过后的每个星期,我都会光顾这间店一次,就只是想喝到她亲手泡的咖啡。 “thank you, have a nice day." 每一次的微笑,都让我无法忘记。每一次她亲手泡的咖啡,喝完后我都会把那纸 杯收起来。哈哈,但都没勇气开口和她说话,感觉我眼光放太高了,没什么自信,虽然我也不算太丑,但就是不敢。前天找到了她的instagram,在房间里徘徊了好久好久,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发了好友请求,从那天开始我就睡不着觉,都在等她的回复。到今天还是没等到!啊啊啊!好烦! 但你知道吗,每一次喝到她泡的咖啡都好满足,虽然时间短暂,但每个星期能看到她那一天心情都会特别好。 想开口和她拿电话号码,因为怕如果...
Friendship since 2005 到了吉隆坡有半年的时间,适应了毕竟还是呆在马来西亚,但却不喜欢吉隆坡的生活 (下一次再写篇吉隆坡的生活)。 学校假期回到我的家乡---新山。好喜欢这里的味道,那熟悉的道路,熟悉的人。某天收到小 学同学的信息,说在我家搞个聚会,没考虑直接答应了。 “虽然不常联络,但心里却存有他们的地位,已经无形中成为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班。” 简单的几样材料,晚餐就这样度过了。笑声中却是满满的回忆,回忆当初的无知、幼稚、天 真。再来几杯啤酒,大家嘻嘻哈哈,时间却悄悄的走过。最后再决定看场电影,到新山走 走,直到凌晨3.30这一场聚会才宣布结束。 “感谢上帝,安排你们在我人生中出现。虽然大家嘴巴贱,但都不理不弃。” “不常在我朋友中提起你们这班,但却常在女朋友面前提起你们,只有她能了解你们在我心中的地位。” 我是个怀旧的人,也是感性的人。当天结束,趟在床上,脑子里是从开始认识你们到现在的 画面,当然还有郑老师(小学老师,也是我的恩师)。有些事物,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表达, 就好象从大家还是无毛小子到已经是有茂密的黑森林的青少年,大家面孔的变化,到大家所 聊的话题内容的变化,一切的转变都好神奇,大家都长大了。 6年级毕业旅行后,父母把我送到另一个城市求学,在这里和你们断了音讯。隔了好几年,再 一次联络上,上帝再一次让我联系了你们,这一切得来不易,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珍惜他 们。 聚会结束后,大家再一次各分东西,做工的做工,读书的读书,仅希望大家分离后能再一次 团聚,再一次讨论你我,再一次回味小学生活。等待下一次聚会。 生命中的每一个过客,都含有意义。 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你们,我珍惜。 “缘聚。”